浙江近代物理中心的相关学科可以追溯到抗战前,在国立浙江大学由王淦昌、束星北开启的粒子物理核物理与理论物理专业方向。

核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相互作用,包括了从上个世纪早期的核物理研究,到后来由宇宙线、对撞机等实验带动发展出来的基本粒子物理研究,以及理论上的量子场论等,成为今天的高能物理,分属于理论物理与粒子物理核物理这两个二级学科。该方向在浙大的发展几乎贯穿了浙大物理系的九十年历史,王淦昌先生是我国实验核物理粒子物理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束星北先生也长期从事相对论等基础理论研究,卢鹤绂先生也是我国核物理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这样的传统下,几位先生培养了程开甲、胡济民、李政道、吕敏、忻贤杰等一大批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大物理系有三位校友在弱相互作用的发展历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王淦昌先生1941年在贵州湄潭提出了利用K层电子俘获后的核反冲探测中微子的存在,将原来的三体衰变问题转变成二到二的两体问题,确认了弱作用能动量守恒,为中微子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王淦昌、束星北的本科学生李政道,1956年在美国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假说,被1936年离校赴美的前浙大物理系助教吴健雄先生,利用钴60的贝塔衰变实验验证。这项工作令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王淦昌先生是我国核物理实验和粒子物理实验的奠基人,先生本人以及他培养的众多学生参加了我国的两弹研制与试验工作,其中王淦昌先生和程开甲先生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特别在核试验技术方面更是培养了核心人才,1962年核试验研究所初创,由程开甲先生领导的四人小组(包括程开甲、吕敏、陆祖荫、忻贤杰),其中程开甲、吕敏和忻贤杰三人都是王淦昌在浙大的学生。另外,为我国核科学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的北京大学技物系创始人胡济民先生,也是王淦昌先生的学生。在相关方向,浙大物理系的校友中,有王淦昌、吴健雄、胡宁、卢鹤绂、程开甲、 李政道、唐孝威、吕敏、贺贤土、景益鹏、罗民兴、马余刚共计十二位院士。

院系调整以后,留杭的朱福炘先生、梁仙翠先生、王谟显先生和李文铸先生分别在原杭州大学和原浙江大学继续发展核物理粒子物理学科。李文铸先生与合作者的《K介子分支比计算》的成果得到195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励。为了配合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发展,1958年浙大物理系增设了工程物理专业(以核物理及核技术为主要方向,1960年成立工程物理系),并长期保持高能物理理论及核物理两个方向专门化。1962年,王谟显先生开始招收研究生,方向为核理论,并领导曹培林等开展了氘氘散射及轻核结合能的核力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李文铸先生领导开展了“核结构集体模型和对关联在核结构中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梁仙翠先生也培养了许明康等一批学生,都在其后成为相应方向的学术骨干。

文革后,我国高能物理核物理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78年原杭大的理论物理成为硕士点,原浙大以高能物理理论为主的理论物理学科成为1981年获准的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当时的理论物理学科带头人李文铸、汪容带领了一支富有活力的学术队伍,其中包括高孝纯、朱雪天、季达仁等学者,主要从事量子场论(超弦理论和格点规范理论)和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中,本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活跃 在理论物理领域的青年物理工作者,如董绍静(浙江省第一位理学博士)、应和平、虞跃、张剑波、胡红亮、徐开文、费少明、吴建斌、许晶波、盛正卯等,为我国高能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原杭大的梁仙翠先生,则带领许明康和虞炎华两位教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BES)实验组,与高能所二室合作参与了BES实验的数据分析,取得了包括韬轻子质量的测量等一系列成果。与高能所的合作,也同时启蒙了一批高能物理核物理实验方面的专家,包括陈国明、马余刚、陈申见、杨海军等。此外,宋孝同教授和高琴教授在强子物理核物理理论领域的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91年,在王淦昌、束星北两位先生的三位学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留校工作的李文铸、汪容协助下,成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陈云同志为中心亲笔题名,王淦昌先生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政道先生任中心主任、汪容先生为副主任。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科作为依托单位,于1991年设立了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九十年代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如陈一新、博士后出站留校的李有泉,以及海外引进的罗民兴等学者。

1998年,在我国核武器研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校友贺贤土院士,兼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和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副主任工作。贺院士是理论物理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因此他对中心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指导,特别是在学科点的布局以及人才的合理配置方面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在具体学科发展上,罗民兴、李有泉和郑波分别成为近代物理中心的高能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扩展了理论物理的研究领域,并在相应的研究方向上逐渐提升了研究水平。

2000年后,中心在高能物理核物理领域,引进了鲁定辉、金洪英、朱国怀、冯波、王凯、朱华星、袁野、肖朦、陈海、杨李林、朱宏博等一批教师,在量子场论、粒子物理唯象理论、核物理理论、粒子物理实验等方向进行布局,并成为国际大科学工程——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国际合作组和国际空间站宇宙线探测AMS实验合作组的正式成员单位。而在凝聚态理论、统计物理、量子信息方向的队伍,也随着郑大昉、赵学安、王晓光、张宏、万歆、陈启瑾、周毅、渡边元太郎、林励庆、刘钊、汪玲等教师的引进进一步扩大。

2007年,以中心为主的理论物理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为罗民兴院士。罗院士于2017年起,依托浙江近代物理中心,规划建设了天文学和核科学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在校友景益鹏院士的推动下,中心的天体物理方向也迅速组建,曹新伍、康熙、刘倍贝、李邈等老师聚焦在黑洞吸积盘物理、宇宙演化的大尺度模拟、行星物理、超新星物理等方向,做出了系列成果。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中心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中心推动建立核科学与工程学科,并新建核反应堆物理、辐照材料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方向,引进张少泓、刘翔、矫金龙、张乾等老师。

目前,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已经形成了场论与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理论、天体物理、统计物理、量子信息、核科学技术与工程六大学科方向,并且已经在相应领域建成国际领先的团队。中心将继续秉承学科先辈王淦昌先生“以身许国”的“两弹一星”精神,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国防和能源战略需求相关领域砥砺前行。